今天大盤微漲,價量關係較沒什麼變化,明天要注意的是面臨週末,以及六月底投信"結帳"是否告一段落?被結帳的股或是換的新股,在賣盤/買盤結束後,會有什麼變化?通常這會發生在3 6 9 12月下旬。通常在這之前,已經乖離年線30-40%以上的,容易被"結帳",而正要起漲的,再加上高股息或是剛好有新聞題材,就有很大的機會獲得青睞。

今天觀察到機器人族群亞光 上銀有資金流入,但不是勝率高的窄布林打開,後來又被賣下去,但因為是在右下角有可能正要起漲,可以持續觀察。而南亞科與台燿 億泰等大漲後的股票,是不是就拉回整理,形成下降通道,變成易跌難漲?(漲上去就有賣壓賣下來)
另外,回顧之前的億泰與台燿,發覺飆股要起漲前,除了符合之前我們說過的飆股的幾個特徵外,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像台星光這樣,布林通道是三線幾乎平行的,股價在區間來回震盪一段時間,但是ma20的斜率往上,代表長期趨勢向上,並且,價量關係是價漲量增,價跌量縮,這樣一段時間後,如果噴出去,就很容易有一個波段,而這樣的波段也會比較久(2-3週甚至更久)。大家可以檢視自己注意的股,以及曾經飆過一段股,是不是這樣?台半則是布林收縮,還未見到ma20往上或往下,但如果有方向出來,加上有題材性,也有可能有一波行情。

而我們關注的美股,今晚盤前表現不錯。

發覺美股的資金量更大,所以一旦在技術分析上有型態形成+RS>90,形成趨勢後,可以持續較久時間。2021下半年曾做過一段時間美股,剛開始好做,但是類股輪動快,一下子大麻股,一下子中概股,阿里巴巴 騰訊等等,但像煙火一般,絢麗而快速結束。事後想想,應該是一個大多頭的末尾(2022年初開始蘇俄與烏克蘭戰爭,整年都是空頭),是不是跟2024年11月開始直到今年2-3月的台股一樣? 這也呼應我之前貼的圖,好做的階段與不好做的階段。當我們在操作上感覺好幾次都不順之後,就先休息,不要硬做,但還是持續觀察這個市場,保持股感。等到好的機會,各種條件都符合,再進場,就比較有效率,而且頭腦清楚時,做的判斷才正確。有時一段時間做得不順,一直想著要把錢賺回來,就容易產生心理干擾,這樣反倒容易虧損。若有這樣的狀況,就要提醒自己,先抽離,冷靜後,再來。
祝大家操作順利!
內容純屬個人長期研究、分享心得,非任何買賣或分析建議,盈虧自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