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熱門股漲一段之後,出現漲不動,一根黑一根紅,或是紅紅黑,黑黑紅之類的節奏,表示短線資金該先離場,換到其他即將起漲的股上。
但最近,大盤出現高檔震盪,並且月線(ma20)下彎,跳空缺口沒有回補,表現弱勢。自從川普上台後,盤勢變得很難捉摸,在這種狀況下,基本面與技術面,甚至籌碼分析常常失靈,因為會跟著川老大講什麼話而市場上有較大波動。畢竟主力不是傻子,通常他們的聰明錢都會逢高了結,先撤回再說。目前看來,長線籌碼還算穩,但是極短線籌碼亂了。所以我們也不要傻傻的拿自己的錢去換主力賣出的股票。

昨晚 Mark Minervini 在X有發言,最後一段很重要,他說:標普指數S&P是主要指數中受創最嚴重的, 從高點下跌了 17%。我還沒有平倉 2 月 24 日開始的 $SPY 空頭頭寸。在看到調整結束、個股從突破水平開始運作的證據之前,我對 在市場上大舉進場或參與太多不感興趣。因此,我們處於“等待 證據”模式。現在是時候開始尋找下一個領導者了;那些表現最好、恢復最快、 反彈最強勁的股票。(原文如下)

這時候,是學習的好時機,還是要繼續觀察,多看K線圖,多學習。通常一般人在這種階段賠錢是容易放棄的,等到整理一段時間後,股票又開始起漲,新聞開始引起諸多散戶注意時,才又會開始想買股票,但那時已經漲多了才進場,就會容易被套,因此一直循環....(想想,是不是這樣?)
建議有心想要長期在股市獲利的人,不要放棄,持續觀察與學習,經歷過1-2次的牛熊市循環後,你會發現自己的交易問題,進而改善,不再重複,獲利自然就來,而且看多之後,就比較容易判別哪裡是進場的好點位,哪裏該降低整體資金比例,保護自己的資金。
做股票大致有這三種,每當投入一隻股票時,請先問問自己是哪種,最好寫下來,包含進場理由,當理由消失了,就果斷離場。
- 長期投資,如果是長期投資,要考慮基本面,選到優質好公司,就不必計較這些波動,但是每半年一定要review一下公司的基本面與產業面。
- 短線,要注意類股輪動與圖形改變去做股票更換,汰弱留強。我是屬於這種,讓資金比較有效率。如果幾天出現漲不動(高檔黑K,長上影線,三天內不再創高等等),就要考慮短線獲利了結,把資金轉到剛要起漲,技術面轉強的股票。反之,大盤不好時,也可以做空,去空ma5與ma10在高檔死亡交叉,並且主力連續賣(如果是第一次起漲拉回,有較高的機率會再漲一次,所以短做,收盤價>ma5的紅K就要回補)或是ma20下彎轉弱(較長期走弱)的股票,這時候主力退場,是空方的好時機,例如神達(它已經轉弱兩次了,在這提醒大家:不是教學股提到,就要馬上進場,有時提到時,已經轉弱一段時間,不適合進場了,但是我會提起,主要是讓大家看看線型,之後有出現類似的,可以把握時機)。通常ma20下彎,並且穿越ma50,ma50下彎,有很高機率是易跌難漲(除非該檔的主力還沒完全走掉,想再拉高出貨)。但坦白說,空股票有更多因素,例如開股東會需要回補之類的,所以面臨空頭時,我選擇做空期指(台指期,美指都行),省去選股以及面臨沒券或是股東會/發放股利的風險。
- 當沖,在大盤好的時候,很多人都以為當沖是低成本,其實不然,盯盤的時間與風險也是成本之一。而市面上太多能人,甚至是使用程式做一些策略,一般人很難打敗這些大神,我建議少碰,避免自己的錢跑到這些大神帳戶裡。把交易時間拉長,獲勝的機率比較高。而很多人有個共同的問題,做當沖,當天賠錢,不願意賣,想等等看,結果隔天賠更多,更不想賣,於是從當沖變成了短波段甚至長線。其實這是錯誤的,要能留過夜的股票,一定是帳面上有賺錢的股票,獲利是一條護城河,頂多隔天下跌,沒賺到,算是白白玩了一場遊戲。(做股票,心態一定要正面,如果一天到晚怨天尤人,怪東怪西,這種思維會影響你的決策,容易兵敗如山倒。)所以我手中能做波段的單,一定是從當天有獲利才能留過夜的股票開始的。
先把技術分析學好,不管是消息面 產業面 基本面 籌碼面都會反映在技術面上,從量價結構與K線變化 均線改變去找進出場點,控制虧損。
有人說,技術分析是滯後指標,其實不完全是,而是壞心的主力往往在技術指標明顯確認後,喜歡製造反向波動,吸取散戶資金,沒有波動,他們賺什麼呢?這也是為什麼昨天我在鈊象開盤近跌停的價位會去買入的原因,基本面其實是好的,技術面也轉強,就因為配息失望賣壓,跳空近跌停,而它也不是配得不好,賺32元,配29元,其實是很高的比例。但由於大盤不好,所以反彈到944,沒再繼續拉,沒站上五日均線,我就全部出掉。最近紛紛擾擾,有種策略叫做”空手”,其實沒有什麼不好,或許下週一會反彈,會少賺,但這是為了控制風險,以及讓自己沈澱思緒,很重要。


內容純屬個人長期研究、分享心得,非任何買賣或分析建議,盈虧自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