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最近兩週美股頻創新高,台股在上週也有比較明確往上的走勢,川普暗示著再不降息,要讓鮑爾下台,這場吵鬧中的通膨問題結束了嗎?
1970年代,約十年的惡性通膨時期,自從越戰導致通膨開始升溫,換了三四任FED主席都搞不定通膨,因為每次在通膨惡化時,FED趕快升息。但只要狀況緩和,為了選票,政治人物又開始施壓降息,在這樣的壓力下,被迫降息後,美元走弱,通膨再次惡化,又要用更高的升息才能抑制通膨,如此惡性循環,導致當時很長一段時間滯脹。後來雷根上台,給予當時的FED主席充分的專業空間,才終結十年的通膨惡夢。
最近的狀況很類似,美政府在數據上一直想要讓民眾相信通膨已遠離,但是實際上,大家對於通膨還是有疑慮(是不是物價一漲就降不下來?台灣常見的便當價格是不是越來越貴?或是價格不變,但是內容物變少?)
回想在2019新冠疫情時,鮑爾果敢地降息,並重啟量化寬鬆政策,這是出於專業的判斷。
抗通膨,要靠全球央行一起努力,但這幾個月處於凌亂階段,FED還沒降息,美元就走弱了,再加上原物料的價格指數CRB仍處在高位300以上,如果降得太快,有可能重演2007-2008當時緊急降息之後,美元被市場棄如敝屣。只要股市稍微漲起,又被高通膨與經濟衰退拉下,陷入惡性循環。
我想,這也是為什麼鮑爾堅持不過早降息的主要原因。
誠如昨晚所說,未來兩週是美股財報週,加上8/10的關稅議題,以及台股半年報,基於這幾件事,會讓市場大戶處於觀望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