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朋友問我,我想好幾天,整理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。
最近多頭行情,我的原始資金增長了幾倍,股市來錢很快,但是虧損也很快,要如何做到將資金翻倍?基本上,一個成功的交易人要有以下的能力,建構出一套邏輯嚴謹、可實操的交易體系,讓技術分析真正成為有章可循的方法論。
既然有心學習,股市的眉角很多,除了技術分析,還有另外的因素,建議至少要學習3-6個月以上,甚至一個完整的多空週期,經歷過2-3次的多空週期後,你會發覺原來股市是這樣運作的。
市場判斷 — 判斷大趨勢,多?空??
市場運行遵循一定的結構性週期,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:
Stage 1 累積(Accumulation):主力資金在低位悄悄建倉,價格橫盤震盪;
Stage 2 上漲(Markup):建倉完成,價格突破橫盤,進入大升浪。這個階段就是我說的好賺的時候,我主要的獲利就是來自這個階段。
Stage 3 出貨(Distribution):主力在高位逐步出貨,價格再度橫盤。
Stage 4 下跌(Markdown):出貨結束,價格失守,進入跌市。
用這張圖來表達股價週期的四個階段

標的選擇 — 選股,包含市場趨勢,例如這幾年AI盛行,從原本的源頭晶片製造族群擴散到各行各業的應用。
1. 選擇與市場方向一致的標的,市場走多頭就找多頭趨勢的股票做多。
2. 當確定市場處於上漲階段時,選擇那些在累積期表現出相對強勢的股票(從相對強度 Relative Strength 簡稱RS,可以判別,最好是找RS>85的股票),因為他們相較於其他族群長得比較快;在下跌趨勢時找尋相對弱勢的股票,以確保操作方向與大盤趨勢同步。
進出策略 — 透過橫盤整理的量能結構,評估未來上漲或下跌的潛在空間。在趨勢正式啟動前,觀察價格、成交量、支撐位、壓力位的突破與測試,確定主力建倉或出貨已接近尾聲。
買在開布林,賣在離開布林上緣或是跌破均線
風險控制 — 資金分配與倉位管理
- 計畫進出場與倉位管理
- 先建設較小的初始倉位,行情確認後逐再逐漸加碼,降低風險。
- 制定明確的止損位與獲利目標,避免情緒化操作。當你感到情緒不穩,或是累了,就降低操作頻率,甚至降低持股。想要在這個市場賺錢是長久的事,不應急於一時。
紀律。嚴格執行交易計畫劃
這就不必我多說了,就是嚴格控制賠,先控制好虧損,調整好心態,才能賠少贏多,累積財富。